Page 10 - aa
P. 10
A 10 第 1329 期 2022 年 2 月 25 日 星期五
解读: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世纪恩怨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但
国家内部始终存在向东或向西发展的矛盾。乌东部的
亲俄派多主张推行俄语教育,维持东正教信仰;但中
西部的居民在生活方式和信仰上却更倾向欧洲。
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克兰境内
仍有近30%人口以俄语为第一语言。俄语人口集中在
东南部近2000公里的俄乌边境线上。
民族认同的矛盾自克里米亚危机以来日益加
剧。
2014年2月至今,俄罗斯控制的亲俄势力与乌克
兰政府军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持续交战。战争造成
在主要城市的一些加油站,汽油价格接近每升2澳元。 大量平民伤亡。
黑海畔,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危机在扑朔迷 集团。列宁随即打出“反对大俄罗斯主义”的口号, 顿巴斯盆地内拥有大量煤矿,是乌工业重镇。
离中持续酝酿。 鼓励乌克兰抛弃俄语,使用乌克兰语。 外界猜测,该地区将是俄罗斯希望并吞的下一个目
标。
莫斯科时间2月17日,俄罗斯向美国提出条件, 这种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乌克兰独特民
要求停止向乌克兰供应武器、移除已交付的武器并从 族认同的形成。 什么是“诺曼底模式”?
中欧和东欧撤军。华盛顿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领土和边界亦在苏联时代 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欧洲国家领导人重启
此前,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部署了超过10万军 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在1922年和1954年,苏联政 了“诺曼底模式”(Normandy Format)会谈。这
力的部队,引发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 府分两次将卢甘斯克、顿巴斯盆地内的顿涅茨克及克 一会谈模式由德国和法国承担主要斡旋指责,是一个
一场最大危机。 里米亚划分给了乌克兰。 非正式的外交论坛。
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二刚刚承诺将撤离部分军 这让乌克兰东部遗留了大量认同俄罗斯民族的 该论坛在2014年俄乌在顿巴斯冲突爆发后成立。
队,周五时,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人口,为东部日后的领土问题埋下隐患。 第一次会谈在2014年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Op-
Blinken)就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讲话称莫斯科可能
在“未来几天”攻击乌克兰。
昔日的盟友变为今日的敌手,究竟哪些因素在
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两国间有着怎样的文化
渊源和战略关系?
乌克兰的民族构成和认同觉醒
历史上的乌克兰与俄罗斯一直被看作是同根同
源的邻邦。
乌克兰首都基辅曾是俄罗斯文明的摇篮,有
“俄罗斯城市之母”之称。在古罗斯时代,乌克兰人
曾和俄罗斯人及白俄罗斯人同属古罗斯部族。
12世纪,古罗斯内部出现割据,分割出名为
“小俄罗斯人”的分支。该支系成为当今乌克兰民族
认同的前身。
月光落在基辅的独立纪念碑和建筑物上,这座城市一直被看作是斯拉夫文明的故乡。
俄罗斯帝国(沙俄)瓦解后,乌克兰加盟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