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1400b
P. 4
4 第 1400 期 2023 年 7 月 21 日 星期五
亚洲国家纷纷推出AI主播 人工智能新闻播报的明与暗
当法哈达·因迪(Fahada Indi)在雅加达拥挤的集市上
挤奶时,她的老板要求她现场播报新闻。不久后,一个酷似因
迪的虚拟人脸出现在了印尼主要电视网之一TVOne的演播室
中。
但屏幕上显示的名字并非因迪。这个人脸是TVOne利用人
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技术创造的化身。
“有了这项人工智能技术,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新闻
播报,之后我的化身就会出现,”因迪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ABC)。TVOne在4月份推出了人工智能主播纳迪拉
(Nadira)和莎斯亚(Sasya),也让其成为印尼首家以该方
式使用这项争议技术的电视网。
但在近期亚洲各国播报新闻时事的AI主播中,纳迪拉和莎
斯亚也只是其中的两个例子,这种做法通常是为了满足不同的
文化和语言需要。
遍地开花的AI主播 “我们的感情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迪表示。“因 Technology,简称:RMIT)资深媒体与传播讲师詹姆斯·米斯
为我们有语调和情感,所以AI主播的声音出来后也不是完全没 (James Meese)表示,尽管澳大利亚拥有技术可以开始在不
中国在2018年成为了全球首个使用AI新闻主持人的国家, 有情绪的。” 同媒体领域应用AI,但各新闻机构的操作仍然谨慎。
两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代表中国国有媒体新华社进行要闻播报,
其中一人使用中文,另一人则说英文。紧随其后的是印度,今 因迪说,由于人工智能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播报新闻,所以 “澳大利亚新闻编辑室正处于接触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
年4月,他们在总理莫迪出席一次活动时推出了AI主播萨娜 让她的工作变得更轻松了。她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发送给演 但人工智能肯定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他说。“目前正在制定
(Sana)。如今,她每天都会在今日印度集团(India Today 播室团队,几秒钟内,就可以看到纳迪拉用自己的声音在播 有效整合这些技术的战略,但各公司都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
Group)的Aaj Tak频道播报好几次新闻。该媒体集团的副总裁 音。因迪说,即便是在展会人潮中录下的声音,“仍然是有噪 他们正在推进前仔细权衡利弊。”
形容这个AI机器人“聪明、漂亮、不老、不知疲倦”。 音的,但人工智能团队设法消除了噪音”。因迪说,AI的另一
个好处是能够利用语音克隆(voice cloning)功能,把她的声 《卫报》(The Guardian)称,生成式AI工具“激动人
萨娜并非现有新闻主播的化身,而是拥有自己的形象和个 音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从而扩展受众。 心,但目前尚不可靠”。《卫报》新闻与媒体部(Guardian
性。“很高兴成为Aaj Tak的首位AI主播。体育&拼图爱好 News & Media)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工作组,以评估如何应对
者”,萨娜的推特简介写道。“分享失败菜谱。旅行,冒险。 有哪些危险?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骄傲做自己!”
普特拉先生表示,TVOne通常会使用另一种AI技术来检查 “如果我们希望在工作中添加AI生成要素,我们只会在有
上周末,第二位AI新闻主播也在印度亮相,这位出现在奥 语言翻译。 明确证据证明有具体益处、有人工监督以及有高级编辑明确许
迪沙邦(Odisha)私人新闻频道上的主播用英语和该邦使用的 可的情况下进行,”首席执行官安娜·贝特森(Anna
奥迪沙语播报新闻。上月开始,台湾的民视新闻网(FTV)也有 来自昆士兰科技大学(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Bateson)和《卫报》总编凯瑟琳·维纳(Katharine Viner)
了一位AI天气播报员。 Technology)的数字媒体观察者艾伯特兹·普利斯特纳 在上月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
(Albertus Prestianta)警告称,这可能会带来问题。
虽然一些亚洲国家似乎正抓住媒体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的机 ABC的新闻标准编辑马特·布朗(Matt Brown)则表
会,但澳大利亚人可能对AI还怀有戒备。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 其中之一是AI语音克隆恐会产生的错误信息,因为没办法 示,公司目前还没有在报道中使用AI的明确计划。但他表示,
全球顾问公司(Ipsos Global Advisor)本周进行的最新调查显 保证这种操作的准确性。 ABC正在“仔细研究和思考”如何使用这项技术。
示,在31个受访国家中,澳大利亚人对AI担忧最甚。
普利斯特纳先生表示,语言是一种文化产品,而每一种文 “我们没有计划使用AI生成的图像或声音来呈现新闻,”
《全球看AI2023》(The Global Views on AI 2023)调 化产品都必须保有其社会和文化背景。“我认为仍然需要招募 他说。“我们对AI的首要关切与我们对其他任何事情的首要关
查显示,69%的澳大利亚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这项技术感到紧 一名语言学家来确保语境的恰当性,”普利斯特纳先生说。 切一致,那就是准确性、公正性,为我们的社区利益尽我们最
张。研究显示,澳大利亚人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中AI应用 大的努力。”
的理解也落后于大多数国家的人。 虽然普利斯特纳先生鼓励TVOne的创新,但他也说:“这
项技术仍然必须由人类操作和控制”。 ABC知悉,九号电视网(Nine Network)已经排除了在
与此同时,印尼人是信心最高的人群之一,有48%受访者 新闻简报和报道中使用AI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是将其用于制
表示AI让他们感到紧张。 普利斯特纳先生也对AI生成新闻的可查证性表示担忧。 作额外的内容,如体育赛场高光时刻集锦。
日本人则对AI最放松,只有23%的成年人对该技术表示担 从新闻主播到政治家,全世界无一例外都在努力解决网上 虽然更多的传统媒体采取了谨慎态度,但自诩为“青年文
忧。 深度伪造(deepfake)的应对问题。 化中心”的The Brag Media却对尝试AI撰写报道的机会表示欢
迎。
AI新闻主播如何工作? 深度伪造是对图像、视频或音频进行操纵和篡改,从而歪
曲某人做了或说了某些并不存在的事情。 “就像计算器的发明没有使数学家贬值,Photoshop[译
近来在媒体上有很多关于AI带来负面效应的评论,从潜在 注:图像编辑软件]没有使艺术家贬值一样,人工智能写作也不
的大规模失业到错误信息横行。 据报,中国政府的关联团队曾在去年2月利用AI生成的深 会使记者和新闻作者贬值,”首席执行官卢克·吉吉斯(Luke
度伪造新闻主播,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亲中国政府的宣传视 Girgis)在1月的一篇领英(LinkedIn)帖子中写道。
TVOne的AI项目顾问阿巴奈·杰亚·普特拉(Apni Jaya 频。
Putra)表示,他们正尝试通过对技术的不完全依托来平衡主播 普利斯特纳先生表示,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深度伪造 益普索澳大利亚主管戴维·艾略特(David Elliott)表
的角色。普拉杰先生告诉ABC,由于通过技术已经可以模拟人 无可避免,但教育和数字扫盲将对此有所助益。 示,长期以来,AI在澳大利亚的形象一直都有问题,要增强人
声,所以广播节目可以“百分百”交给AI主持。但他表示, 们对AI的信心需要就AI的用法及工作原理开展更多教育。
TVOne仍然决定保留主播的真实声音,以保证更高的准确性, 澳大利亚的立场是什么?
同时防止科技导致的失业。 “需要围绕这项技术开展大众教育,特别是其在提高工作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效率和改善日常生活方面的潜力,”他说。